共执行 45 个查询,用时 0.131396 秒,在线 158 人,Gzip 已禁用,占用内存 3.311 MB
Powered by ECShop v2.7.3 Licensed
色情片和约会社交软件并没有让这代年轻人的性生活变得“繁荣”。
新一代美国年轻人的性欲正在衰退,对于青年、少年来说都是这样。
几个方面可以证明这点。首先,他们开始性行为的年龄在推后。从 1991 年到 2017 年,美国高中生有性行为的比例从 54% 降到了 40%。另外,和之前两代年轻人相比,他们的性伴侣数量也在减少。出生在 1960 到 1980 年代的“X 世代 (Generation X)”们在 20 岁的时候比现在的 20 岁年轻人性行为频次更高,但是到现在的年龄后,他们也不如前一代人:从 1990 年代 到 2014 年,成年人每年平均性行为次数从 62 次下降到了 54 次。
性行为的推迟和减少也不仅仅是美国的趋势,在对公民性生活有详细数据的国家(一般是发达国家)都有类似的情况。例如有人口危机的日本,在 2015 年的统计中,18 到 34 岁的青年有 43% 没有过性行为,而十年以前,这个比例只占三分之一;一样上升的还有不愿结婚的人的比例。
这是个让人有点费解的现象,因为按说当下的社会环境似乎在“性”上面的限制在逐渐减少:观念的开放让婚前性行为不再成为禁忌;预防和治疗艾滋病的技术发展、避孕措施得到普及;“勾搭文化(hookup culture)”有了新语境,Tinder 和 Grinder 这样的约会软件让“约炮”、“一夜情”变得更容易发生;而色情片也越来越多了,“这世界上有啥,就有关于啥的色情片”成了美国互联网上的流行梗。在流行文化中,人们对性术语和性话题的羞耻感在消散,面向青少年的《Teen Vogue》在今年 8 月还发了一篇《肛交指南》。
性在美国各种语境下都成了再正常不过的行为和表达,所以为什么年轻人实际的性生活在逐渐衰退呢?伴侣关系的变化、性知识普及和性行为的谨慎、焦虑和抑郁……这些似乎都能成为理由,但它们和当下旺盛的性文化结合在一起、投射到每个人身上之后,又都有了具体的原因。
《大西洋月刊》试图从五个方面分析这个现象、给出答案。它们分别是个体性行为的发展、亲密关系的发生、约会软件的实际作用、让人不适的性行为,以及最后,欲望消减的其他原因。
色情片的普及带来的结果更多的是人们开始满足于“一个人的性”,现实中的性行为越来越受到“线上性生活”的影响。据统计,在 1992 年到 2014 年间,特定一周内美国男性的自慰比例翻了一倍,达到了 54%;而女性的比例增长至之前的三倍,26%。
谈这个话题的时候,日本是个很好的起点。近年日本互联网上出现了一系列划分性生活减少人群的名词,例如忙于工作的“食草男(soushoku danshi) ”,和父母同居的“单身寄生虫(parasaito shinguru)”,还有沉迷动漫的“御宅族 (otaku)”。与此同时,日本的色情片和成人玩具拥有很高的制作和消费量。这些现象的源头可能是惨淡的就业前景等社会现实,但是不可否认的是,有一种文化在塑造“通过网络,独身自给自足”的生活方式,服务自慰的产业正在蓬勃发展。比如说“食草男”,他们不是真的无欲无求,他们只是对于老式的、多于一人的性生活的需求减少了。
自慰作为禁忌在美国有很长的历史。直到现在,也有观点认为通过看色情片自慰的行为会成瘾、使大脑结构发生改变,从而导致性功能紊乱。尽管在这点上存在争议,但是有一点非常确定,就是自慰这件事正在与现实中的性生活分开、并且更容易让性生活减少而非增多。2017 年,在色情片网站 pornhub 上最受欢迎的种类是女同性恋以及动画色情片,这是大部分人不会在现实生活中参与的。
观看这种色情片往往被年轻人用来舒压和娱乐。尽管它满足人的方式和现实性生活不一样,但是不可否认,它确实可以消解一部分欲望和需求。一位 24 岁的男性在接受《大西洋月刊》的采访时说,“我时常问自己,‘如果我没有这些(色情片),我是不是会出更多门、做更多爱?’”
色情片的易得还有另一个结果,就是让性行为中对其中情节的模仿越来越多。而其中有不少(例如窒息)会对女性造成疼痛。在这个时代,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对这种性行为提出拒绝。
女性在性行为中遭受疼痛、且缺乏交流和解决,这件事在过去也是普遍的,尤其是在缺乏性经历的年轻人中间。值得我们有新思考的问题是,色情片可能会让一些早期的、令人不适的性行为加剧。在缺乏系统和优质的性教育的情况下,色情片成为青少年男性理解性行为的途径。而色情片中,使女性疼痛的情节是主流的、至少是常见的。在记者的采访中,听到了不少女性说类似于“他让我做一些我不喜欢的事,我后来发现这些事在色情片里总是出现”的话。
“性学习”成为了必要的事,但是通过色情片这种方式显然带来了不好的后果。类似的场景还有一次性的、与陌生人的性行为。研究显示,这种场景带来生理愉悦的几率是小于与固定伴侣的性行为的,因为伴侣之间相互了解、拥有“针对伴侣的性技巧”非常重要。如果说当代的年轻人开始恋爱关系的时间越来越晚,他们学习到的、对自己和对方都有效的性技巧的机会确实越来越少。
性行为终究还是和稳定的感情关系联系最紧密,但是这件事对于新一代年轻人来说似乎越来越不容易了。
从青少年时代开始就是这样。依照一项美国国家青少年纵向研究 Add Health 的数据,1995 年,美国 17 岁的少年有 66% 的男性和 74% 的女性在一年半之内有过“特殊浪漫关系”;到了 2014 年,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,这个数字变成了 46%。与此同时,一些被视为“进入成年”的活动频率在新一代青少年中也下降了,例如喝酒、打工、单独出去和考驾照。
《大西洋月刊》把这个归因为这一代的父母对于自己孩子各方面的焦虑都更严重了,以至于青少年们拥有的自由时间越来越少、每天都被精心安排。一位毕业多年的采访对象回忆起自己的高中生活时曾经说,“想要有性生活太难了。每天早上 6:30 棒球队训练,8:15 开始上课,下午 4:15 戏剧社排练,6 点吃饭,然后还要改剧本”。
大学生的感情状况延续了这个特点,“学业事业为主,之后再考虑恋爱”成了不少人的想法,同时他们也为自己的社交能力深深焦虑。美国西北大学有一门开设了 20 年的“婚姻 101 (marriage 101)”课,主要是为了教学生更好地应对和处理感情和关系。用代课老师亚历山德拉·索罗门(Alexandra Solomon)的话说,现在这门课更多的是在对抗学生们日益萎缩的感情生活。《大西洋月刊》的记者去旁听了几次他们的讨论。曾有一个女生提出,她对于约会和关系的迷茫是从中学时代延续来的,那时候父母不鼓励她恋爱,因为这样会让她在学习上分心。现在她在大学也有类似的想法:“我现在要完成学业、健身训练,做这做那……然后才会去考虑感情。但是到了 30 岁,你会说‘什么是爱情?恋爱是什么模样?’”
亚历山德拉·索罗门(Alexandra Solomon)总结说,当初以性开放为噱头的“勾搭文化(hookup culture)”现在应该有个更准确的描述,就是“缺乏关系文化(lack-of-relationship culture)”。她的一个学生对这种文化的机制描述是:“因为没有社交能力,所以我们勾搭;因为勾搭,我们缺乏社交能力”。
类似于 Tinder 这样的约会软件的出现似乎让人们觉得恋爱、或者发生性行为成了更容易的事情。但事实上,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有效。另外,当人们对它感到失望、转而尝试在现实生活中认识伴侣时,又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。
Tinder 效率并不高。用户上传照片之后可以看到一些备选对象的照片,并选择“感兴趣”(点赞)或“不感兴趣”(划过)。双方都对对方点赞,才可以“配对成功”,开始聊天。依照 Tinder 放出的数据, 软件每天有 16 亿次划动,只有 2600 万配对成功。在记者的探访中,这些配对导致真正的线下约会并不多,因为就算配对成功,也不意味着会继续聊天。
软件效用不大的原因首先在于它的选择标准就是照片,所以往往颜值高、上镜的人会收获更多配对。32 岁的采访对象 Simon 说:“除非你长得特别出众,否则线上交友约会其实就是浪费时间”。他说自己“又矮又秃,要是再不这么有趣就完蛋了”。在他的经历里,就算配对成功,平均每发出 10 条信息,差不多能收到一条回复。
除此以外,人们用 Tinder 的动机大多并不严肃。有受访者表示,这是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像连连看一样的游戏互动,对每个人都说“是”,只是为了放松和打发时间;也有人觉得被别人点赞、最后配对成功,有一种自信心得到满足的感觉。所以这种交往“变现困难”也就不稀奇了。
而线下约会相比上一代也有困境。记者也发现了在公共空间,人们距离拉近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。女权运动的兴起、对性骚扰的敏感和提防在影响着这件事。依照 2017 年 11 月数据分析公司 YouGov 的数据,18 到 29 岁的美国人有 17% 认为男性邀请女性喝东西“一定是”或“经常是”性骚扰,而在年龄更大的群体中,这个比例小一些。佛罗里达州性心理学教师 Laurie Mintz 发现,在#MeToo 运动兴起后,她的男性学生开始更多反思自己以前的行为是否不当,有些甚至有点过头,开始惧怕提出邀约,害怕越界。
性生活的情况与日常生活状态的关系是紧密的,生活中涌现的各式焦虑成为了欲望衰减的源头。
其中一个重要的焦虑是对自己身体的不满意。“千禧一代是不喜欢裸露的一代”,与伴侣同居的卧室都出现了更衣室的设计,集体洗澡好像变成了上一个时代的事情。这与注重隐私当然是相关的,但是更重要的是,人们更在意自己裸露的时候看上去是什么样的。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,社交网络和媒体产品的使用是和这种焦虑直接相关的:例如色情片演员的身材就成为了人们焦虑和自卑的来源之一。
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也在影响人们的性生活。睡眠质量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,有额外睡眠时间的人被证明有更高几率的性行为。除此以外,工作和学业的压力也是重要因素。
作者在文中提出了疑问,难道这些日常的小事真的可以影响到人,作为一个动物最基本的性欲望吗?现实答案是肯定的,“人类需要性生活,人作为个体不一定”。
至于这些因素的来源,依照作者的描述,“我们人身安全被前所未有地保护着,但是现代生活中的一些事物,已经引发了人们许多与危险相关的自主反应——焦虑和紧张,对周围的不断观察,因为环境而调整的睡眠……在这种情况下,生存胜过欲望。”